第598章 双刃剑(1 / 2)
美利坚或者说整个美洲能发展起来,还真不全靠欧洲国家。
欧洲国家在美洲建立了殖民地后,对当地的印第安人进行了残忍的掠夺和屠杀。
但是后来去往美洲的人,很多都是自发的。
就是在本国混不下去了,或者犯事儿了,于是就跑到美洲去,给农场主干活儿。
有些脑子活的,后面自已也成了农场主。
而农场主怎么来的,很大一部分都是看到了美洲的商机,自发移民过去的。
既然朱棣缺人,朝廷组织移民,大家都不想去。
如果是元末战争年代,移民还是挺简单的。
可现在大明政权稳定,百姓生活越来越好,对于故土难离的华夏人来说,只要有口吃的,谁愿意背井离乡啊。
还真有人愿意,商人嘛。
就算是现代,华夏商人也遍布世界各地。
只要有利可图的地方,就有商人的身影。
就拿欧洲来说。
自从大明开始跟欧洲进行海上贸易。
有大明商人组织船队,把大明的货物运送到欧洲去卖。
也有大明商人选择定居欧洲,当了掮客。
这些人本钱不足,没法儿拥有属于自已的船队。
给别人打工又嫌来钱慢。
他们就努力学习葡萄牙语,然后留在葡萄牙当掮客,照样也能赚得盆满钵满。
甚至还有人直接在葡萄牙当地开了工厂,利用葡萄牙对大明商人的优惠政策,也没少赚钱。
商人可以说是头脑最灵活,最懂得变通的群体了。
如果告诉商人们,瀛洲有利可图,让他们自已组织人手去瀛洲挖矿,开垦荒地什么的,肯定有人感兴趣。
瀛洲的资源可是相当丰富的,不仅仅有金矿和大片的土地。
只要宣传到位,让商人们看到商机,他们自然会闻风而动。
唯一的问题就是,如何管理这些商人。
如果放任不管,百年之后,瀛洲大概会出现一些新兴国家。
毕竟人对权利的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。
瀛洲那么大,真要有人跑到远离西海岸的地方建立一个国家,朱棣也未必就能及时发现。
就算发现了,山高路远的,能不能及时剿灭也是问题。
真要是给他们百年的时间发展起来,朱棣也不好处理的。
所以这件事儿就是一把双刃剑。
用得好了,双赢。
用得不好,也很容易割伤自已的手。
朱吾适把自已的想法告诉了朱元璋,这么大的事儿,朱元璋一时也有些拿不定主意。
“贤弟,咱们现在兵多将广,武器先进,应该没人是对手吧。”
朱元璋这是从军事角度考虑问题。
他说的也没错,目前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,在军事方面,都没办法跟大明抗衡。
问题就在于,瀛洲太大了。
瀛洲是个统称,按照现在的说法,那就是南北美洲。
南北美洲有多大,大约有4200万平方千米。
现代华夏有多大,960万平方千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