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49章 感觉到时代在变(2 / 2)
正是集体所有制,撑起了过去艰难的时代。
可时代在变,格局在变,人不能守旧,这似乎没问题。
问题是,集体所有制有好处,有弊端,包产到户难道就完美了?
眼下许灼给全为民提出的“模块化管理”,就是一个暂时看来完美的解决方法,让愿意种田的人去种田,去种好田,去因为种田富有。
小规模集体种田,形成这样一个种田模块。
既能给一部分人富裕,稳定,也能支撑集体发展。
当然,规模产量什么的,目前都在试验阶段。
可是这么搞的话,原本以“包产到户”为核心的村委式管理,必然无用。
也不是说完全无用,完全无用放弃就行。
问题就是说它无用还有点用,很边缘化——鸡肋。
放弃困难,不放弃又嫌烦。
所以,现在全为民和所有人讲明情况利弊后,就让人讨论村委要怎么搞。
还是同样的套路,还是一样的配方。
只不过这次比原先顺利很多,很多人在讨论开始之前,就让许灼也参与。
许灼便当着众人面,和张志强、罗立新等人讨论。
实则,这些他早已定好了。
那就是村子根据发展需要来完成职务安排,集合职务安排进行管理,从而形成新的村委体系及运营方式。
“村里会形成工业模块,农业模块等。”
“什么叫模块?”
“模,就是模型,模具,一个模块里出不来两个东西。”
“模块指的是管理体系、运营体系在大方向上用一套。”
“根据各自性质不同,落地后进行细节处调整。”
“比如都是厂,木工厂和皮具厂性质不同,最终生产环节肯定不同吧?”
“那大环节上仍旧是那么多管理,小细节上必然不一样。”
“这个就自己内部来作‘自适应调节’。”
“大方向上,你的厂里有经理,我也有。”
“你的厂里有书记,我也有。”
“你的厂配配备财务,采购,人事,那我也有。”
“既然都是一样的,为什么这些人事要独立?”
按照正常情况,皮具厂和木工厂是两家不同归属的厂,性质也不一样。
那么皮具厂的人事部门结构,就是人事职员,人事总监。
同样,木材厂也一样,也是人事部门,人事职员,人事总监。
那么,这两个厂,乃至于更多的厂,不把人事部门合并为一个?
村委成立一个“人事管理部”,总负责人是“经理”,往下分为“副经理”“总监”“主管”“职员”,人事负责绩效和岗位分配,但是因为集体管理,以目前状态就算成立五个大厂,也不能容纳全村人上班,所以谁来上班,给谁家里照顾,谁适合去哪个厂之类,这个名额还会由最上面进行审核,一层层往下。
人事是这样,财务也是这样,还有其他部门。
“你看,厂子有厂子的模块,管理有管理的模块,村委有村委的模块——”
许灼一边写,一边说,众人逐渐明了什么才叫“模块化”。
这种更加集体的管理模式,也的确让胡英耳目一新。
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