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穿越小说 >疯批武大郎,开局大战潘金莲 > 第485章 不务正业的李逵

第485章 不务正业的李逵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早在西征之前,武从文就改革了军制,当时他人还在临安。

北宋的军职体系太混乱了,徽宗赵佶的政和官制改革不但没有改善,反而乱上加乱,居然搞出了五十三阶武职,关键是很少能和实际工作对应得上。

这其实也是崇文抑武的一种表现,是文官集团对武人的一种打压,就是要让武勋爵位变得一文不值。

为了重建军队的荣誉感,武从文参考了两汉和大唐旧制,结合脑袋里的后世记忆,重新设计了一套军衔标准,既重铸武人地位,也便于战场指挥。

【以下九百多字简单介绍新军制和军衔级别,不感兴趣的大大们可以跳过哈。】

在介绍军衔之前,先简单说一下军队的编制。

大名鼎鼎的“三三制”,是适应热武器战术而生的,在冷兵器、至少是冷热混用的时代并不适用,所以大武军队的编制还是沿用旧制,即逢二、五、十进阶。

军中五人成伍,设伍长;十人成什,第一伍伍长为什长,第二伍伍长为假什长【“假”即“副”】。

这是最基层的军官。

五什为一屯,50人,设屯长、假屯长各一人,分别由第一、二什什长兼任。

两屯为一曲,100人,设军侯、假军侯各一人,分别由第一、二屯屯长兼任。

五都为一营,500人,单设军司马一人,假司马一人。【至此以上不再兼任,以下不再赘述。】

五营为一军,2700--2750人【其中2500战兵,250--300辎重兵】,单设校尉一人,假校尉两人。【通常一军就是一个最基本的野战单单位。】

两军为一卫,5500人【其中5000战兵,500辎重营】,设卫所【指单独军营】,单设中郎将一人,假中郎将两人。

再往上则根据不同战况需要另行编组,领军将领授将军衔。

屯长、军侯、军司马、校尉、中郎将、各号将军就是军职,与实际工作内容一一对应。

与之相配的军衔,由高到低为:

元帅,对应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,不常设,无实际职权,仅代表身份。【军事方面的日常管理者仍是太尉,属文职,配参谋班子,掌管日常训练、人事调配、计划制定等。】

上将,对应前、后、左、右四大常设将军,通常负责一地卫戍,麾下人数不定。

如武松就是燕王兼领前将军,领六卫三万余人马坐镇燕京;王禀生前为晋国公兼领后将军,领近五万西北军坐镇太原;岳飞因扫荡江淮之功,官拜左将军,坐镇江宁,总领江南六万兵马;右将军之位暂时空缺。

注意,王禀战死后,西军改制,从此武将不涉民政,军政彻底分开。

中将,对应四征、四镇将军,不常设,事罢即撤,仅为荣誉称号。

如留守黄龙府的扈成,就被暂时拜为征北将军,等到东北地区被彻底消化后就会去掉这个封号,仅保留中将军衔。当然,到时候肯定是要因功封爵的。

少将,对应诸如龙骧、伏波、度辽、强弩等杂号将军,也是因事而设,事罢即撤。

说白了就是将军以上的军衔,并不与实际率兵多少一一对应,那是从校官开始的。

上校军衔,对应一卫主官中郎将,中校对应一军主官校尉,少校对应一营主官军司马;上尉对应一曲主官军侯,中尉对应屯长。

带“假”字的降一级,最低的假屯长就是少尉军衔。

再往下的就是士兵了,包括什长和伍长,都属于“兵头将尾”的存在。

......

李逵那黑厮其实领兵从没超过500人,经常作为武从文的亲卫营长存在【陈二狗是贴身护卫,类似警卫员的存在】,论实际职务就是个军司马,即便高配也就是个校尉,能混上上校军衔完全是因为武从文照顾老兄弟,单独给他开了后门儿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