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其他小说 >借古鉴今 > 第391章 杂智部狡黠卷一(一)

第391章 杂智部狡黠卷一(一)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嘉靖年间,方士蓝道行因会扶乩得嘉靖皇帝宠信。皇帝有问题会密封纸条让宦官送到扶乩处焚烧询问,蓝道行摸不透皇帝意图,便称宦官不干净,让其无法请动神仙降临。于是宦官将密封纸条给蓝道行让他自己焚烧,蓝道行假装焚烧,实则偷看纸条,因此能准确拿捏皇帝意图,皇帝对他愈发宠信。后来大臣们借助他以神明的名义搞掉了严嵩。

这些案例同样展现了故事中人物的狡黠手段,以及利用他人弱点达到目的的行为,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杂智部狡黠卷的主题。

《智囊·杂智部·狡黠卷》的底层逻辑主要体现在对人性弱点的利用、利益的驱动以及生存策略的选择上,具体如下:

利用人性弱点

-故事中的狡黠者善于洞察他人的贪心、轻信、虚荣等弱点。如“铁牛道人”中,道人利用富翁的贪心,以铁牛能屙金瓜子为诱饵设局;“老妪骗局”里,骗子利用老头及其儿媳们的轻信,伪装成勤劳的老太太接近他们,最终实施诈骗。

-狡黠者通过投其所好,制造假象,让目标对象陷入他们设计的陷阱,从而实现自己的目的。

利益驱动

-大多数狡黠行为的背后都有明确的利益诉求。“吕不韦智谋助立始皇帝”中,吕不韦是为了在政治上获取巨大利益,通过帮助异人成为太子,进而让自己权倾朝野。

-“京邸假宦官”里的骗子则是为了骗取钱财,他们伪装成有财力的太监,吸引待选官员上钩。为了追求这些利益,狡黠者不惜采用欺骗、欺诈等手段。

生存策略选择

-在资源有限或竞争激烈的环境中,一些人选择以狡黠作为生存策略。如“蓝道行狡黠获宠”,蓝道行为了在宫廷中获得皇帝的宠信,进而站稳脚跟,通过偷看皇帝密封纸条内容来准确回答扶乩问题,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。

-这种生存策略虽能在短期内带来好处,但从长远看,也可能因暴露而付出代价。

这些底层逻辑相互交织,构成了《智囊·杂智部·狡黠卷》中各种狡黠行为的内在驱动力,也为读者提供了对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