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0章 牵招挡路(2 / 2)
检验名单后,赵基就将这份名单交给张瓒保存,战后论功,这就参考的档案。
下游二十余里处,袁军分布于两岸。
北岸耿乡,已扎立一层栅栏,外挖壕沟,铺设木刺。
耿乡东北十几里处,滹沱河南岸,又扎着一座简陋营地,这里是牵招的乌桓骑营。
牵招是袁绍征辟的右将军幕府从事中郎,与那个使者徐勋职位一样。具体干什么,就看如何差遣,所以从事之间的差距很大。
他出身安平国观津,擅长与诸胡交涉,被袁绍用来统率乌桓杂骑,区别于袁熙麾下的幽州汉胡骑士。
当抱犊寨狼烟升起之时,牵招这里就提高了斥候侦查频次。
当五百余骑奔赴耿乡时,牵招也在第一时间获悉,并向东北三十里外的无极进行通报。
约午后三点半左右,赵基五百余骑抵达耿乡。
见耿乡上飘扬汉字、袁字战旗,另有右将军前部督字样幡旗,还找到了不算大的‘前锋校尉文’战旗。
赵基勒马上前,观察耿乡防御工事,只能说中规中矩,没有让他眼前一亮的工事结构。
有的时候,齐齐整整的工事……虽然没有什么错,但也发挥不出什么特殊的作用。
根据地形高低起伏,构建曲折的防御工事,反而防御效率更高。
甚至某些地段,可以故意布置的简陋一些,吸引敌军来攻,以便进行杀伤。
各人擅长、侧重的方面不同,有的人就擅长在防御工事布局上做文章。
只要见得多了,自然能学习,并变成自己的。
赵云指着一座箭塔:“侍中,守御耿乡的乃敌将文丑,那人就是。”
赵基目测彼此间距也就一百二十步,索性一跃下马,伸出左手。
常茂将强弓递来,赵基抓弓拈箭,根据守军旗帜飘扬高度判断风向,强弓拉满,长箭撒放破空而去。
箭塔之内,文丑正值壮年,留着精致络腮胡。
见箭矢飞来,竟然探手抓箭。
他险险抓住了箭,抬手见箭簇附近刻着‘赵侯用箭’四个字,随即弃箭抛到箭塔下,也取强弓,弓拉满弦朝赵基射来。
赵云从赵基身侧驱马上前,手中骑矛轻拨,就弹飞了这支箭矢。
箭矢升空振荡,落下时被赵云探手抓住。
张燕见磕飞的箭矢力道轻飘飘没有飞远,笑说:“文丑箭矢无力,不及侍中神射。”
“再无力,也是神射手,不可疏忽。”
赵基说着又接连取箭引弓,射向那座箭塔。
文丑果断闪身从箭塔上一跃而下,不做对抗。
眨眼间,五支箭陆续钉在箭塔上。
见此,附近袁军纷纷缩回身子。
随行骑士见状,善射的跑马上前,间隔五六十步时转向,并发射箭矢,这样一人射出一箭后折返回来。
即便是这样挑衅,文丑所部坚守不出。
河水南岸,前部都督沮授登高观望,沉吟片刻:“传令北岸,敌骑锐气正盛,不得与战。”
而这时候,牵招引着千余骑缓缓抵近耿乡战场。
为了牧马方便,牵招所部在别处扎营;所部乌桓人也没有修筑坚固营垒的传统。
因此牵招来此,反而能与文丑相互联合,不至于孤立。
而这时候,赵基带来的骑士开始换乘战马,面朝牵招所部,布置成大横阵。
牵招这里有兵力优势,也不怯战,组成更宽的大横阵。
因这一战的特殊性,牵招也不主动上前交涉,只是相隔三里地,静静等候赵基的进攻。
赵基更换战马,对张燕说:“你我分成两部,我与子龙中尉直突其本阵战旗处,张将军侵扰缠斗即可。”
“喏!”
张燕慷慨昂声应答,换个人来,就逼着张燕打头阵了。
目送张燕离去,赵基侧头看沉默如钢铁傀儡的赵云:“我知中尉与徐州牧刘玄德颇有交情,你我正面之敌将牵招乃刘玄德少年至交,有刎颈之情。我不会射杀他,最多射他的马。若是能生擒,便生擒吧。”
“云领命。”
赵云沉声应答,头也不回,目光盯着牵招战旗所在。
这一战,赵基这里约有二百突骑,余下是义从为主的游骑。
张燕所部也是游骑、突骑混编,战斗时自然会自由行动。
这滹沱河南岸地形平阔,土质相对柔软,十分适合大队骑军冲杀、混战。
比起过去的战斗,这才是真正的首次全骑之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