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小说 >虎贲郎 > 第256章 老旧人物

第256章 老旧人物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第256章老旧人物

天色渐渐明亮,又是一个晴朗好天气。

赵基巡视营地,与半路相投的刘惠相遇,于是来到营垒南侧的滩涂地。

鉴于赵基迟迟不任命常山国相、中山国相,也不担任或任命冀州牧。

刘惠已经断定赵基的作战意图,这实在是有些超乎刘惠的理解。

因为常识就是胜者享有一切,赵基能击败袁绍,那自然能当冀州牧。

偏偏赵基对冀州牧不感兴趣,明明有机会配合公孙瓒弄垮袁绍。

公孙瓒杀刘虞的影响很恶劣,刘虞是幽州牧,不是幽州刺史。

郡守、将军杀刺史,孙坚就干过这种事情,也没什么大不了的。

可州牧不一样,时人观念中,一州之长代天子牧民,视之为君才是正常的。

所以公孙瓒杀刘虞,是犯上,形同弑君;其次就是幽州大部分汉胡豪帅已经追随鲜于辅、刘和围攻过公孙瓒。

就公孙瓒的那脾气,这些参与围攻的汉胡豪帅又怎么敢全力支持公孙瓒

换句话说,那就是公孙瓒已经损害了根基,失去了凝聚、团结幽州汉胡豪帅的可能性。

他在接下来战争中表现的越好,汉胡豪帅耍阴招的概率就越大;若是表现平平,那汉胡豪帅就敢明着反他。

公孙瓒自身也清楚这些,所以接下来幽州的状况会很奇特。

幽州内部不经历一场血洗,双方信任隔阂是不会消失的。

所以刘惠断定公孙瓒冬季用兵于袁绍,只是想示威,拿回战争主动权……最好与袁绍达成一定程度的默契。

自刘虞死后,燕赵大地之上,已经没有多少像样的忠臣了。

刘惠了解公孙瓒,也了解袁绍。

他虽然不喜欢赵基的态度、立场,可现在跟着赵基入朝,他才能保住命。

留在中山,极有可能一股乱兵过境,会不小心结果他的性命。

不管是袁绍还是公孙瓒,都不会容忍新的变数滋生。

从资历、名望上来说,刘惠有资格成为下一个刘繇。

只需要一道朝廷诏书,刘惠再带一些乡党子弟,就能接管任何一个忠诚于朝廷,或中立的州郡。

河水岸边,刘惠望着南岸出现的河北兵斥候,就问:“以侍中才器,何不借黑山各部之力,与袁氏、公孙氏三分冀州”

赵基左手搭在剑柄,斜目看刘惠:“冀州九郡国,我能分多少也就西北常山、中山二郡国,南边赵国与魏郡比邻,重镇邯郸更是与邺城相望,袁绍不可能割出赵国给我。”

“我也无意分心经营冀州,我拿的越多,兵力越是分散,反倒有覆亡的危险。公孙瓒若是拿走河间、勃海,实力迅速上涨,反而能助他稳定幽州。”

“因此三分冀州,我只看到了自己的坏处,而公孙瓒平白受益。”

赵基说罢不语,他已经清楚刘惠的意思,那就是引朝廷的力量介入,由朝廷委派合适的人选接管中山、常山……在不驻兵的情况下,甚至能短暂拿走赵国、巨鹿。

郡守、国相可以是袁绍的人,朝廷还可以直接委派县令长,直接掏空。

一个县的正规县吏也就二十来人,而郡吏更少就十几人,州部的州吏会多一些,能有三十多人。

任何的征兵、钱粮征发、转输,都是一级级传达下来,由各县负责具体执行。

县令长按着律法办事,就敢反对郡守。

特别是有朝廷或其他军事力量撑腰的情况下,朝廷一方的县令长自然有勇气拒绝各种乱命。

所以真拉公孙瓒进来,一起议和三分冀州,真正上桌的不是赵基,而是朝廷。

袁绍恨朝廷,公孙瓒也恨……给朝廷扩大控制区域,虽然袁绍、公孙瓒近期不自在,但最终这份不自在会作用在自己身上。

刘惠见此,也就索性不再规劝,就问:“那以侍中观之,今日黑山军各部可有胜算”

“这与我有什么关系”

赵基反问:“他们取胜,就会想与袁绍决战;而我吏士修养完毕,我要撤兵时,他们哪个敢拦若是此战落败,有我在,袁绍又怎么敢轻易渡河追击”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