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8章 皇帝不急(1 / 2)
第278章皇帝不急
颍阴城,南阳兵扎营于外,张绣本部驻守城中。
天子车驾在北,而公卿队伍先至。
结果就是与公卿队伍一起开拔的五千余南阳兵反戈,跟随邓济加入南阳兵的大家庭。
就在这颍阴巴掌大的地方里,南阳人瞬间成为最大的一股势力。
至于天子车驾,跟随在南迁队伍之后,安静享受长社、阳翟二县进献的贡物,等待事态平息。
公卿们总能解决问题,公卿们无法解决,问题也会自己解决。
就眼前遭遇的这点变故,对刘协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。
而荀攸、荀彧以及部分公卿,也算亲身体验了‘朝廷的背叛’。
此前双方合谋,荀氏有荀氏规划,公卿有公卿的计划,双方计划的后期肯定存在冲突的地方。
结果这个冲突还没爆发,却引出了南阳人。
现在不满足南阳人的要求,朝廷就无法通过颍阴,而赵岐、张绣也失去了对南阳兵的控制。
这种横生变故的环境下,赵岐就成了代表南阳人与公卿谈判的代表人。
赵岐这里能谈好就谈,谈不好的话,南阳人就继续封锁道路,看谁先撑不住。
拖到陈留决战分出胜败,那时候陈留的胜利者来到颍川,那所有人都得输!
南阳人底线很明确,就是废弃失德旧后,迎立新后。
其实这只是一个谈判的筹码,是可以退步的。
奈何赵岐接受委托,与杨琦、伏完交涉时一脸愁苦:“今南阳各军也知形势凶险,若是陈留决胜,彼辈宁肯退返南阳,也不肯屈就于眼前。”
阴县娄圭、堵阳韩暨、安众宗先、涅阳张博等南阳士人代表陪伴赵岐参与这场谈判,他们即便娄圭岁数最大三十几岁,可他不曾举孝廉,没有仕途履历。
其他几个人也都是一样的白身履历,根本没资格与朝廷对话。
规则面前,他们安分守己的话,就是南阳之士;若是犯上,那就是贼、宗贼。
邓济督兵于外不参与会议谈判,受他们请托而来的赵岐负责协商。
赵岐的愁苦神情略显浮夸,这不过是谈判技巧。
士人本性崇尚强硬,赵岐这里态度强硬不肯退让,反倒让南阳人感觉可以信赖。
否则的话,赵岐大可在谈判时出卖南阳人利益。
反正南阳人也知道不可能强行扶立一个皇后,在后宫缺乏这方面根基,在皇帝身边也缺乏南阳籍贯的宦官。
桓灵之际,皇帝身边不缺南阳籍贯的宦官。
也是这些宦官资助之下,才有了何氏的飞黄腾达。
不说其他时期,仅仅是桓灵之际,出名的大宦官主要以南阳、颍川、汝南、沛国为主,因桓帝、灵帝少年生长于河北,所以也有一些河北口音的大宦官。
除此之外,其他地方的士人引刀成一快,拜入宫中也大概率会被压制。
你不切,正常仕途被这些地区的士人压制;你咬牙切了,还是被这些地区的士人压制。
身为帝乡,南阳士人见多识广,很清楚宫廷运转的规则。
没有可靠的宦官,强行扶上去一个皇后,转眼间就能病死。
而现在这样的乱世,必须有一个强力人物统合南阳各家,拧成一股绳,从军队、朝臣、宦官、后宫全方位安插人手,才能稳定控制局面。
所以未来道路才开始,南阳人也不想与朝廷交恶。
他们想要重新崛起,恢复往日光荣……第一件事绝不是夺皇后之位,而是扳倒刘表,换一个南阳人的门生故吏占据这个位置,然后再控制颍川、河南尹,一点点的向朝堂、后宫渗透。
扳倒刘表是个大计划,甚至不能泄露。
所以南阳人想要达成的第一步,就是找可靠的人担任南阳郡守,再拿颍川、河南尹中的一个。